1964年5月14日,在河南一家医院的病房里,只见一群人围在一张病床前,个个面色担忧、神色悲伤,有人还在旁边抹着眼泪。病床上的中年男子已经被病魔折磨得瘦弱不堪股票配资基础知识,他使出全身力气张嘴说道:“你们不必为我感到伤心,一定要自力更生,成为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子女们纷纷握着父亲枯瘦如柴的手,然后拼命地点头道:“爸爸,我们一定铭记于心,请您放心。”听到子女的回答,中年男子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看向了自己的妻子。
“请把我埋在兰考的沙堆里,活着没能看到沙丘被治理好,死后我也要亲眼看着后人把沙丘治理好。”
焦裕禄在病床上塑像
话音刚落,男子便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享年42岁。周围所有人都痛哭起来,医院外无数老百姓为之惋惜,纷纷自愿为英雄送行。而这位英年早逝的英雄就是焦裕禄。焦裕禄去世后,作为英雄的后代,他的子女现状如何?
展开剩余91%出身坎坷扛起重担,遭遇灾难中途辍学
提起焦裕禄的名字,相信对于每一个华夏儿女都已经耳熟能详了,不仅是因为他在兰考作为干部鞠躬精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还因为在他的影响下,全国人民都明白了什么叫“焦裕禄精神”。然而对于焦裕禄很多人只知道他曾经是兰考书记的事迹,但对于他坎坷的身世经历却知之甚少。
青年时期的焦裕禄
焦裕禄1922年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家里兄弟姐妹比较多,父母都是本分的农民,平时父亲除了种地外,还要经常带着年幼的焦裕禄在集市上做点小本生意,才能勉强养活起一家人。
然而焦裕禄并没有因为家境贫寒就自暴自弃,放弃自己的理想,他从小性格坚定、吃苦耐劳、聪明伶俐。父亲也时常被焦裕禄身上那种坚韧的执着劲触动,于是在家里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还是把七岁的焦裕禄送去了学堂学习,并对他寄予了厚望。
焦裕禄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小小年纪的他从来不会因为贪玩耽误一分钟学习的时间。家里生活虽然贫寒,但是父母家人能为有这么出息的孩子感到骄傲。
焦裕禄
然而生不逢时,焦裕禄出生的年代正是中国处于动荡不安的军阀混战的旧社会,很多无辜的百姓饱受战乱饥荒之苦。1932年,焦裕禄家乡发生了洪灾加上战乱,年仅11岁的焦裕禄不得不中途辍学。
为了家人,十多岁的焦裕禄什么脏活累活都干,在街上挑着比自己还重的担子到处叫卖蔬菜,跟着别人在煤场里拼命挖煤。虽然很辛苦,但焦裕禄从来没有喊过一声累,而且休息的时候包里总揣着一本书,争分夺秒地汲取知识。
日军
成为书记为国为民,夜以继日久病成疾
然而随着七七事变爆发,日本人全面发动了侵华战争,焦裕禄的家乡山东被日本人占领,没过多久父亲也随之去世,母亲又体弱多变,于是家中的重担就全部落到了19岁的焦裕禄身上,而且雪上添霜的是焦裕禄还被强行抓去了大山里面为日本人挖煤。
在那里,焦裕禄并没有向日本人屈服,他靠自己的机智带着矿区的苦力们逃出了日本人的魔爪。之后焦裕禄来到了江苏宿迁艰难地讨生活,而也是在这期间,他亲眼看到了共产党指挥的军队军纪严明、善待百姓,于是革命信念的种子悄然在他心中发芽生根。
焦裕禄站在泡桐树下
随着八年抗战的结束,焦裕禄也回到了离开多年的故乡,并为了心中的信念,他从一名民兵开始,不怕苦,不怕累,积极投身到了革命的洪流中。不管在哪个工作岗位上都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地为人民服务。
新中国成立后,焦裕禄已经是尉氏县大营区的书记兼副区长了,但当地百姓时常这么评价他:“这个副区长没有一点官架子,经常卷着裤腿下到地里帮着我们干活,还特别虚心耐心听取百姓不同的声音。”
正是因为焦裕禄作为党员干部这种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1962年,上级把焦裕禄调去了兰考县,这是当时最艰巨的一项挑战,因为当时兰考县黄沙遍地,土地盐碱化非常严重,庄稼基本种植不活,当地更谈不上什么粮食产量,很多百姓在兰考这个地方因为“三害”灾难的影响,日子苦不堪言。
焦裕禄题词手迹图
焦裕禄接到调任,拍着胸脯保证一定会治理好兰考的沙丘,让兰考脱贫。于是才刚刚下了火车的焦裕禄就开始在兰考扎根,他废寝忘食地全面考察了整个兰考县的实际情况,亲自动员兰考百姓一定要树立信心,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兰考人们一定会过上好日子的。
当然焦裕禄也明白仅凭一腔热血是战胜不了“三害”,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办法,于是焦裕禄实地走访请教,最终制定了科学有效的治沙方针,并且他还以身作则,每天起早贪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扛着锄头跟着百姓去种植泡桐树。
为了防“三害”人们在引水浇地
为了能够尽快治理好兰考的沙丘,焦裕禄不断迎着困难和挑战,强撑着肝疼,每天不是在办公桌研究怎么治沙,就是在兰考县的山间地头实地考察走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焦裕禄没有一刻停息。终于积劳成疾,焦裕禄的病情急剧恶化,最终演变成肝癌不幸去世,年仅42岁。
然而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焦裕禄还始终关心牵挂着兰考的治沙情况,甚至请求组织能够把他葬在兰考的沙丘上,让他有一日能够看到后人能够把治理好兰考的沙丘。而对于这样一位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书记得与世长辞,人们都感到无比悲痛,十万百姓自愿相送,毛主席等党中央也高度肯定和赞扬了焦裕禄的精神。
兰考群众给焦裕禄举办的追悼会
父亲严格教育子女,红色家风得到传承
焦裕禄作为党员干部,不仅是兰考人民的好书记,他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全部奉献在了工作岗位上,一心一意为人民谋福祉,而且焦裕禄作为一名父亲,他也以自己的独特的方式在影响教育着自己的子女。
他虽然没有很多的时间陪伴着自己的子女,但是他却以身作则时刻告诫子女作为党员干部的家属,一定不要搞特殊化,要向革命先烈学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而从焦裕禄跟子女相处的两段简单的往事中就可以充分感受到。
焦裕禄
第一件事是有一次,焦裕禄的孩子在外面玩到很晚才回家,回家后见父亲刚从外面风尘仆仆地回来,于是好几日没见父亲的孩子兴奋地跑到他跟前说道:“爸爸,我们刚看了一场特别好看的大戏,可精彩了。”
话音刚落,焦裕禄心下一沉,突然严肃地问道:“你们没钱是怎么进去看大戏的。”大儿子见父亲满脸严肃,一下子就害怕了,支支吾吾地说道:“我们原本也不敢进去看,只是检票的叔叔问我们是哪家的孩子,我们就说了爸爸的名字,那个卖票的叔叔就放我们进去了。”
焦裕禄在田间劳作
焦裕禄听了很生气,当晚就在家里召开了严肃的家庭会议,并严厉地批评了孩子,让他们以后绝对不能在以干部家属的身份去搞这种特殊化的事情,还语重心长地跟孩子讲了很多的故事和道理。
然后第二天直接把孩子叫过来,亲自把看戏的钱交到他们手中,并要求他们亲自前往道歉再把钱还给戏园。这虽然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但这件事情却影响了他孩子们的一生,让他们从小就学会了自我约束、坚决不搞特殊化。
而第二件事就表现在他子女们找工作的时候,当时焦裕禄的大女儿没能考上高中,于是在面临就业的时候,有很多的单位因为她的干部子女的身份都向她抛出了橄榄枝,而这些工作大都是比较轻松的文员岗位。然而却遭到了焦裕禄的阻止。
焦裕禄在田间劳作
他对女儿说道:“不能搞特殊化,作为焦家的孩子,必须继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给弟妹做好榜样。”于是大女儿被父亲分配到了酱菜厂最辛苦的工作岗位,不仅每天切泡菜切到手起泡,还要自己挑着担子去街上卖力地吆喝。
女儿心中刚开始很抱怨,但是焦裕禄为了女儿,百忙中还亲自挑着酱菜陪女儿去街上叫卖,慢慢地,女儿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这件事也成了她往后人生道路的灯塔,让她不管遇到多少挫折都能学会坦然面对、自强不息。
焦裕禄治理“三害”(绘画作品)
焦裕禄虽然没有留给子女富足的物质生活条件,但是他却留给了子女丰富的精神财富,不断激励着子女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奋发向上,可以说焦裕禄是家风教育的楷模,他对子女的教育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和借鉴。
三子三女铭记教诲,代替父亲坚持奉献
因为受父亲焦裕禄从小的言传身教的影响,焦家三子三女时刻秉承父志,从来没有靠父亲为自己谋取过福利。
他们经常开玩笑地说道:“别的孩子可以借父母的光,而我们作为英雄焦裕禄的孩子,却时刻要低人一等,因为不管做什么事情,父亲曾教导我们遇到好事享受的时候要靠后,吃苦奋斗的时候要积极靠前。”正是这样良好的家风才培育出了这么多优秀的焦家儿女。
焦裕禄的妻子和6个子女在家门口合影
首先大女儿焦守凤,因为是焦家最大的孩子,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出生的时候家里条件很困难,于是她帮着父母干活,可以说是焦家孩子中最辛苦的一个。
她始终铭记父亲陪着她去大街上卖酱菜的教诲,自强不息,依靠自己的能力考上了银行的信贷员,嫁给了跟她志同道合的丈夫,相夫教子,生活得平静幸福,但是她始终要求自己和孩子自力更生,不管任何时候绝对不要因为是英雄的后人就搞特殊化。
焦国庆
大儿子焦国庆,小小年纪就担起保护母亲和弟妹的责任。因为从小受父亲当兵的影响,长大后他毅然参军,并且在部队积极英勇,多次受到领导的表扬。后来转业到税务局工作,但是不管在哪个工作岗位上,他都一直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现如今已退休。
二女儿焦守云,从小性格就活泼开朗,她不仅在工作上踏踏实实地奋斗着,而且她还是焦家的对外的代言人,经常积极宣传焦裕禄精神,而且她曾经还登上过天安门城楼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接见。
焦守云
二儿子焦跃进,他应该是焦家孩子中最接近父亲工作岗位的孩子。他秉承了父亲的遗志,留在了兰考为百姓谋福祉,守护着当年父亲奋斗的地方。
三女儿焦守军,正如她的名字一般,她可以说是焦家的“花木兰”、女战士,性格刚毅勇敢,始终以父亲为榜样。参加过越战,立功无数,但在面对福利的时候,始终谦让,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军队。
焦裕禄的妻子和6子女合影
三儿子焦保刚,作为焦家最小的孩子,他基本对父亲没什么印象,但是通过哥哥姐姐的言传身教,他也始终铭记父亲的精神。长大后成为一名保护人民安全的优秀警察,他多次英勇地冲在第一线。
“鞠躬尽瘁股票配资基础知识,死而后已”这是后人对焦裕禄的评价,我们始终坚信他的精神将永垂不朽,永远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砥砺前行。
发布于:天津市